(网经社讯)10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下称“《规定》”)有关要求,平台企业将首次向税务部门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按照规定,所有平台企业需要在10月31日前完成上述涉税信息首次报送工作。
据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获悉,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了平台自身的基本信息,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的平台数量已达4100多家,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六成,相关报送工作进展顺利,为今后常态化开展涉税信息报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我们筛选出10个网红达人高频税务问题,覆盖自查补报、收入定性、关联处理、凭证补救四大场景,结合最新政策和实操案例,给出具体应对策略,帮你把 “问题清单” 变成 “解决方案”。
一、自查补报类
问题1:发现去年漏报了私域收入,现在补报会有罚款和滞纳金吗?
核心结论:主动补报可减免或免除处罚,拖延不报会增加风险。
应对步骤:
统计漏报收入的具体金额、对应时间段(如2024年Q3私域带货收入15万元),整理收款凭证(微信/支付宝流水、品牌合作合同);
登录 “自然人电子税务局” 或 “电子税务局(个体户/公司端)”,通过 “更正申报” 模块补报对应季度/年度的收入;
若补报时产生滞纳金,可提交《主动补报说明》,说明漏报原因(如 “对私域收入计税规则理解偏差”),税务机关通常会酌情减免50%-100%滞纳金。
问题 2:平台报送的收入金额和我自己算的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核心结论:以平台报送数据为基础,差异部分需提供证明材料调整。
应对步骤:
先从平台 “财务中心-涉税信息” 下载《收入结算明细》,逐笔核对差异项(常见差异:平台扣除的手续费是否计入 “收入总额”、非货币收益折算金额是否有争议);
若差异源于 “平台多报”(如重复统计退款收入),联系平台涉税客服开具《收入调整证明》,凭证明在电子税务局更正申报;
若差异源于 “自己少算”(如漏记虚拟礼物收益),直接按平台数据补报,避免因 “申报金额<平台报送金额” 触发预警。
关键提醒:2025年平台与税务系统已实现数据同步,若未及时处理差异,税务机关会默认以平台数据为准,直接生成补税通知书。
二、收入定性类
问题 3:我注册了个体户,平台却按 “劳务报酬” 报送收入,能改成 “经营所得” 吗?
平台对收入类型的判定,主要依据合作协议主体、业务实质和信息备案情况,常见触发 “误报” 的 3 种场景:
协议主体与收款主体不一致:达人注册了个体户,但仍以 “个人名义” 与平台签订推广协议,平台按协议主体默认报送 “劳务报酬”;
个体户未完成平台备案:未将个体户营业执照、银行账户等信息上传至平台 “经营主体备案” 模块,平台未识别到 “个体户合作身份”;
业务实质模糊:个体户无实际经营痕迹(如无店铺、无进货记录),仅用个体户账户收个人推广费,平台判定为 “借个体户身份规避个税”,仍按劳务报酬报送。
根据 2025 年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平台需对 “平台内经营者”(含个体户)和 “从业人员”(个人劳务提供者)的收入分别报送:前者按经营所得由个体户自行申报,后者按劳务报酬由平台代扣代缴。若达人本应属于 “平台内经营者” 却被归为 “从业人员”,就会出现收入类型错报。
核心结论:符合 “个体工商户经营实质” 即可申请调整,需提供 3 类证明材料。
应对条件:
个体户有固定经营场所(如工作室)或线上店铺;
有完整的经营记录(进货凭证、销售台账、员工工资表);
收入与个体户业务直接相关(如个体户主营 “服装销售”,收入为带货服装的佣金)。
应对步骤:
准备个体户营业执照、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近 3 个月的进货 / 销售凭证;
向平台提交《收入定性调整申请》,说明个体户的实际经营情况;
平台审核通过后,会重新向税务机关报送收入类型;若平台拒绝,可携带材料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纳税核定调整”,由税务机关出具《收入类型确认函》。
常见误区:仅注册个体户但无实际经营(比如用个体户身份接个人推广单),无法改成 “经营所得”,强行调整会被认定为 “转换收入性质”,按“劳务报酬”补缴税款。
问题 4:品牌方给的 “样品” 需要算收入吗?怎么申报?
核心结论:需按 “非货币性资产收入” 申报,金额按 “公允价值” 计算。
应对方法:
若样品可直接销售(如服装、化妆品),按同期同类商品的售价计算收入(如品牌方同款口红售价200元/支,收到10支则确认2000元收入);
若样品为定制款(如刻有达人名字的礼品),按品牌方的生产成本或市场评估价计算收入;
申报时在 “其他应税收入” 栏填写金额,备注 “品牌赠送样品收入”,并留存样品接收记录(如快递单、品牌赠送说明)。
政策依据: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人取得的非货币形式的经济利益,应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需与货币收入合并申报。
三、关联店铺类
问题 5:我妈开的店被平台标记为 “关联店铺”,怎么证明是她独立经营,避免合并补税?
核心结论:需提供 “人员、资金、业务” 三独立的证明材料,缺一不可。
关键证明材料:
人员独立:母亲的考勤记录(若有员工)、与供应商的沟通记录(微信 / 电话录音)、直播 / 客服的操作记录(需由母亲本人完成);
资金独立:店铺收款账户为母亲本人银行卡,资金仅用于店铺经营(如进货、支付房租),无向达人账户转账的记录(可提供银行流水证明);
业务独立:店铺的货源与达人账号的货源不同(提供不同供应商的合同)、客户群体不同(如达人做美妆,母亲做日用品)。
应对步骤:
将上述材料整理成《关联关系异议说明》,提交给平台和主管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会在5-10个工作日内核查,若确认独立经营,会通知平台取消 “关联标记”;
若无法提供完整材料,建议主动合并申报,避免被稽查后加收滞纳金。
问题 6:关联店铺合并后,之前分别享受的 “小规模免税政策” 还能用吗?
核心结论:合并后年收入超500万元,需转为一般纳税人;未超则可继续享受,但需合并计算免税额度。
具体规则:
若3家关联店铺合并后月收入不超过10万,仍可继续享受 “小规模免税政策”,月收入超过10万则享受 “增值税1%” 优惠政策。
若合并后年收入超500万元,需在次月向税务机关申请转为一般纳税人,按13%税率缴纳增值税(无法再享受小规模免税政策)。
应对建议:若合并后接近500万元,可合理规划季度收入,避免超线;若已超线,及时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避免因 “逾期未转” 被按13%税率补税。
四、凭证补救类
问题 7:去年的投流费没有开发票,现在还能补开吗?补开后能抵扣去年的税款吗?
核心结论:次年5月31日前可补开上一年度的发票,补开后可追溯抵扣。
应对步骤:
联系投流平台,提供去年的投流订单号,申请补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或专用发票(需备注 “补开2024年X月投流费”);
拿到发票后,登录电子税务局,通过 “更正申报” 模块修改去年对应季度的申报表,将投流费计入 “成本费用”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若投流平台拒绝补开,可提供投流订单截图、付款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 “税前扣除凭证替代方案”,经审核通过后也可抵扣。
时间提醒:每年5月31日是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经营所得汇算清缴的截止日期,需在此前完成发票补开和申报更正,5年内取得发票仍可追溯抵扣,逾期无法追溯抵扣。
问题 8:支付给兼职摄影师的费用没有代扣个税,现在怎么补救?
核心结论:需在发现当月补代扣个税,主动说明情况可减轻处罚。
应对步骤:
计算应补扣的个税金额(如支付10万元,乘以80%后,按 “劳务报酬”40%预扣率,再减去7000的速算扣除数,需补扣2.5万元);
登录 “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选择 “更正申报”,填写摄影师的身份信息和收入金额,完成个税代扣(需通知摄影师在个税APP确认);
向税务机关提交《补代扣个税说明》,说明未代扣的原因(如 “对兼职人员个税代扣规则不熟悉”),通常可避免罚款或仅处小额罚款。
风险警示:若未补代扣且被税务机关发现,会对达人处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同时摄影师也需补缴个税,影响双方纳税信用。
五、其他高频问题
问题 9:收到税务预警短信,说 “收入申报异常”,该怎么办?
核心结论:72小时内联系主管税务机关核实,避免预警升级为稽查。
应对步骤:
携带身份证、营业执照、平台收入明细,到主管税务机关的 “风险应对科” 领取《预警事项核实表》,明确预警原因(如 “漏报虚拟礼物收入”“关联店铺未合并申报”);
根据预警原因准备证明材料(如补报的收入凭证、关联关系说明),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给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会解除预警;若审核不通过,需按要求补税、缴滞纳金,完成整改后再申请解除预警。
关键提醒:收到预警后切勿忽视,逾期未处理会导致 “纳税信用等级降级”,影响发票申领和平台结算。
问题10:做海外品牌合作,收到的美元佣金怎么申报个税?需要换算成人民币吗?
核心结论:需按 “劳务报酬” 或 “经营所得” 申报,金额按 “实际收款当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换算。
应对步骤:
登录 “国家外汇管理局” 官网,查询收款当日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如2025年9月1日汇率为7.15,收到1万美元则换算为7.15万元);
若为个人结算,在个税APP “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中填写 “其他劳务报酬”,备注 “海外品牌合作收入”;若为个体户/公司结算,在电子税务局“经营所得申报”中填写对应金额;
留存海外品牌的合作合同、外汇收款凭证(如银行结汇水单),以备税务核查。
政策依据: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取得的境外所得,需按中国税法规定申报纳税,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建议达人可以建立“税务问题台账”:把遇到的问题、处理步骤、结果记下来(比如 “2025年10月8日:补报2024年Q4私域收入12万元,无罚款”),既能避免同类问题重复踩坑,也能在税务核查时快速提供证据。
【小贴士】
随着监管日益趋严,杭州的电商和直播行业将进入 "平台+银行+申报"交叉比对 时代,主播合规时代已然到来。这标志着平台经济税收监管进入了新阶段,也对从业者的税务合规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像正晔数科集团这样专注于网红达人合规领域的企业,凭借其专业的财税解决方案,将有机会为行业提供更多专业服务,帮助主播和平台企业实现合规经营。其旗下的正晔企服,专注于电商和网红行业的专业财税服务,过去五年已为上千名网红达人和电商老板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合规挑战。